紅毛港為傳統的漁村聚落,大多數的居民依靠漁業或從事各項相關漁業工作,由古至今,漁民面對與他們休戚與共的大海,充滿著愛與恨的情緒;他們既依賴大海維生,又受到大海無情的摧殘,險惡的討海生活,頻傳的意外災害,讓他們的生命朝不保夕,因此,心靈的寄託與信仰顯得格外重要。聚落裡大小廟宇林立,密度相當高,除了六間較大的角頭廟飛鳳寺(埔頭)、飛鳳宮(姓楊)、濟天宮(姓李)、朝鳳寺(姓洪)、朝天宮(姓蘇)、天龍宮(姓吳),與十三間小廟宇外,到處可見私壇與各神祇的祭祠,由此可見宗教信仰對漁民們是多麼重要。
臺灣早期的社會中,宗族組織與信仰組織的和諧,是維繫著居民向心力、融合力的主要推手。紅毛港除埔頭外,皆為血緣聚落,居民的團結心有賴角頭廟的凝聚,而各廟宇之間的祭祀圈,也與各姓氏聚落幾乎重疊,寺廟祭祀圈也因種種神蹟的顯現與靈驗,及各姓氏人口的成長而擴大,居民亦產生高度的認同感,所以紅毛港角頭廟成為主要信仰和祭祀空間。
(一)飛鳳寺-主神的禪讓
飛鳳寺位於紅毛港庄頭的埔頭仔,埔頭仔居民姓氏較為雜異,創建年代為清光緒年間,現址為民國七十一年重建。原廟為竹構建築,歷經數次重建,現今廟址改為坐東朝西,廟埕更為完整,祭祀圈配有完整的五營,廟宇之建築與裝飾為紅毛港各寺中最精緻者。
開基主神原是觀世音佛祖,後改為廣澤尊王。大約一百三十年前,廣澤尊王神像漂流至紅毛港外海沙灘,托夢給境內信徒洪萬法、洪教兩昆仲,於是兩人依夢中指引尋找,終於看見一尊以紅綢裹住金身的神像,迎回寺內供奉,民眾因其威靈顯赫,每次遇事無不紓困解難,護商漁船航穩於海上,並保佑漁民滿載而歸,祂的愛民護魚神蹟為主神南海觀世音所感動,乃謙讓主神給廣澤尊王,寺名仍沿用「飛鳳寺」。
廣澤尊王在民間流傳著有兩種不同的傳說,本文採「南安縣志」之說:
廣澤尊王姓郭名乾,自小就以孝行聞名鄉里。長大後,適逢國亂,每每對人嘆說:「可惜我生得太慢,如果早十年出生,就能解救國難。」
有一天,他外出好幾個月沒回家,後來被村民發現他在詩山大松樹下盤腿端坐數十日,叫不應也推不醒,且經過很久,依然保持著體溫。因此,眾人爭相走告來觀此神蹟,其間,有人向其膜拜祈願,皆能如願以償,於是眾人相信他已得道升天,得年一十有六,信徒乃鳩資聚款,建立祠廟奉祀其遺骸。不久,泉州一帶發生嚴重旱災,百姓向郭聖王祈求降雨,果真天降大雨,解除久旱。爾後常有靈蹟發生,其威靈日益顯赫,參拜的信眾很多,小祠經數次改建而成為大廟宇,成為泉州人的信仰中心。
郭聖王曾受歷代皇帝封贈為「保安尊王」、「廣澤尊王」。民間對「廣澤尊王」之封號,更有二種傳說:一說為玉皇上帝所勅封;另說為清雍正年間,由世宗予以封贈,從此以後,大家就尊稱郭乾為「廣澤尊王」。
(二)飛鳳宮與濟天宮
飛鳳宮與濟天宮兩宮所奉祀的主神同為武安尊王張巡,俗稱「尊王公」。飛鳳宮建廟之初,為紅毛港楊、李、吳三姓共同合祀,但因信徒眾多,祭拜時常有意見分歧,產生磨擦,故要求分靈。經過撥筊,楊姓分得本尊,奉祀於飛鳳宮;而李姓分得香爐,迎至姓李本庄供奉,並取名為濟天宮。楊姓雖然分得本尊,但現今所奉祀的是新塑金身,這中間又有一段小插曲。相傳某一天,村裡有一戶人家要娶親,請尊王公去看戲,結果因燭火不甚,導致本尊被火焚燒,於是楊姓再另新塑一金身,將原本焚燒的殘骸放置在金身內,一起供奉。
飛鳳宮位於姓楊,舊塭岸之起點,創廟年代應為光緒年間,由楊姓居民自台南迎回主神武安尊王張巡,楊姓為紅毛港大姓,現今信徒仍為紅毛港各廟之首。初時以草寮搭廟,後改建石砌廟宇,現址為民國六十五年重建,廟中祀福德正神與註生娘娘;濟天宮創建年代亦應為清光緒年間,草建為竹架草茅屋頂,後再遷至李氏祖墳旁之空地,廟地由李姓宗祠提供,為紅毛港各廟中廟地最大者,現址於民國六十五年完成,西側為李姓開基祖李遠夫妻紀念墓亭。
武安尊王即唐朝人張巡,張巡身長七尺,鬚髯飄逸,看上去好像神仙,博通群書,讀書不超過三遍而能終身不忘,他同時曉戰陣法,氣志高邁,不重細節。張巡是唐玄宗開元末年進士出身,天寶十四年安祿山謀反,當時張巡擔任真源縣令,隔年譙郡太守自己向安祿山投降,卻派遣張巡去迎接賊兵,張巡率領了他的僚屬,和一部分老百姓,到玄元皇帝廟(玄元皇帝是老子,唐朝的皇帝姓李,老子也姓李,唐宗室乃奉老子為祖先。)裏面大哭一場,以破釜沉舟的堅決意志,誓師起兵討賊,轉戰各地,戰無不克。當時河南節度使命任張巡擔任先鋒,可是被安祿山賊黨切斷餉路,於是退守到睢陽城,與太守許遠合力防守。至德二年,賊兵十餘萬攻打睢陽城,一日之內戰了二十回,張巡氣力勇猛不衰。許遠自知長於文事,戰陣爭勇不如張巡,就推張巡主持軍事,自己只負責糧草與戰具等後勤工作。
賊兵雖然戰敗,但不久又再度突襲,以十餘萬眾多軍隊將睢陽城團團圍困了數個月,而臨近睢陽城的救援軍隊又按兵觀望,未立刻救援。張巡只好以寥寥數千個守軍的單薄軍力,與賊兵打了大小戰事高達四百次,斬斷敵方將領三百個頭顱,殺死賊兵十餘萬人。可是長期下來,外無兵援,在孤立苦戰之下,糧食漸漸不足,不得已,只好用僅剩的一點米穀,參著樹皮和紙片煑食;但糧食終於吃光殆盡,許多士兵走卒都飢餓而死,倖存者也奄奄一息,張巡眼見自己的子弟兵將一個個接二連三的餓死,心中萬分難過,他深知部將沒有糧食就沒有體力,沒有體力就不會有戰力,為了剩餘的可憐士兵的生命,為了睢陽城的一絲生機,張巡當下做了一個極其痛苦的決定:殺掉愛妾!以愛妾的肉體供兵士食用。他鼓勵士兵持續死守,但是糧食不久又吃光了,最初殺戰馬,戰馬吃光,再吃婦人老弱,被當糧食吃掉的達三萬人之多,最後網羅樹上的麻雀,挖掘地洞裡的老鼠,連作戰武器鎧弩都煮來吃,這就是成語「羅掘俱窮」的由來。
眾人雖然面臨這樣悲慘絕望的情境,但卻沒有人反叛。睢陽城終究被攻破了,張巡等人被俘虜,賊將問張巡:「聽說你督戰時總是高聲吼叫,聲嘶力竭,導致眼皮裂開,血流滿面,牙齒都被你嚼碎了,為何這樣?」,張巡用力從口中迸出一句說:「我恨不得把你這些逆賊吞到肚子哩,所以使盡全力咬牙切齒。」賊將大怒,命人用刀口撬開他的嘴巴,發現牙齒僅存三、四顆,這就是文天祥在正氣歌中所稱頌的「為張睢陽齒」,張巡因始終不肯投降屈服而為國殉難,得年四十九歲。
安史之亂平定後,皇帝下詔追贈張巡為揚州大都督,許遠為荊州大都督,兩人皆建廟於睢陽,歲時祭祀號稱「雙廟」又稱「雙忠廟」,後追封為「武安尊王」,受皇上玉勅「代天巡狩海明王」,而民間稱張巡為保安尊王、尪公、大使公,稱許遠為保儀大夫或威顯王。
(三)朝鳳寺與朝天宮
朝鳳寺位於姓洪仔,據一八九三年鳳山縣采訪冊之記載,紅毛港只有一間寺廟,即位在鳳山里海汕莊的朝鳳寺,在鳳山縣南十八里,光緒十六年洪溥募修,為紅毛港最早之廟宇,寺內供奉觀音佛祖為主神,原與蘇姓居民合祀,後以洪姓居民為主,廟宇建築面積為各廟之首。
相傳當時境民發現海面漂流一塊異物,經打撈觀看原來是一尊觀音佛像,於是村民便恭迎回家朝夕膜拜,嗣後觀音佛祖威靈顯赫聖蹟頻傳,於是村民倡議建廟。當時僅以竹料搭建,至民國六十三年由洪氏宗親發起興建廟宇,由信徒捐獻始建新廟。
朝天宮位於姓蘇仔,創廟於清光緒年間,寺內主供奉天上聖母,宮內眾神初與朝鳳寺合祀,約一百二十多年前,洪、蘇兩姓居民分祀,經撥筊示駕後,蘇家奉祀媽祖,當時蘇家人口稀少,經費短缺,只能搭建草寮為壇,並命名為朝天宮,與鄰庄姓張信徒合拜,嗣後信徒發起改建為磚砌建築,外觀洗石子,信徒日增,空間不足,因此,擇地於姓蘇與姓張之間籌建新廟,不久因政府開闢高雄第二港口,於民國六十年才遷建於今址,眾信徒出錢出力厥功至偉。姓張因第二港口遠,全村遷至對岸小港沿海新村安置,村民爾後祭拜漸感不便,又在沿海新村分靈另建「臨鳳宮」,仍祭祀天上聖母為主神。
相傳本廟供奉之媽祖威靈顯赫,約一百多年前,有一次廟前唱戲,另一廟派人暗中來本廟盜走唱戲工具,在運走時,因媽祖顯靈盜徒均暈倒於地上,嗣後人口相傳,信徒愈益眾多,香火愈益鼎盛。
(四)天龍宮
位於姓吳仔,宮內供奉何府千歲,原為民宅之私人祭祀神明,後因信徒日增,以吳姓居民為主,於民國七十八年興建今貎,面臨內海路,坐西朝東,為紅毛港地區之最新角頭廟。亦因吳姓為紅毛港五大姓中,人數最少者,故天龍宮為紅毛港各廟之較小者。
由以上對紅毛港角頭廟的了解,可知寺廟在早期傳統社會中是一個地區的宗教精神堡壘,亦是漁民們賴以生存的精神指標,更是團結村民們的議事中心,由此可見寺廟對人們的重要性。角頭廟緣因於血緣聚落,初始乃由少部份居民奉祀,後因神明威靈顯赫,信徒與日劇增,於是信徒們為感謝神明的保佑,集資建造更大、更宏偉、更壯觀的寺廟,讓其信徒永遠地景仰膜拜,讓其香火袅袅繚繞,對於信徒們的保佑,永不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