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毛港原為高雄港內傳統漁村聚落,內臨高雄灣潟湖,外接台灣海峽,昔日居民90%從事捕魚與養殖相關漁業,曾經擁有過富裕的光輝歲月。民國40~50年代,紅毛港外海(台灣海峽)沙灘上排列著綿延四公里長的竹筏,放眼望去,彷彿是接連到天邊的那端,甚為壯觀,象徵著紅毛港昔日的繁榮風華。
(一)帆筏連天 繁榮指標
當每年冬至前,正是烏魚迴游至台灣海峽南部時,即是一年中漁村最豐收的時刻,豐沛的魚獲量,為漁民帶來了財富,也為地方的經濟與繁榮創造了無限的美景。
當地居民捕撈漁獲的主要工具為竹筏,竹筏又因內外海環境的差異,在造型上有所差別。內海東臨潟湖,平靜無波,竹筏多數兩端平整或前端略上揚;外海西臨台灣海峽,風浪較大,竹筏兩端向上彎翹,前端上翹彎曲弧度大於25度,便於破浪前行減低阻力,且體型較大,筏上裝置風帆,稱為「膠筏」,並加裝馬達動力,50年代後,帆筏在現代工業與機械發達的環境下,逐漸退出舞臺。
紅毛港文化協會於民國八十八年,有感於傳統漁村聚落「帆筏文化」的重要,因此藉由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來激發社區居民對地方產業與漁業文化的認知,提出「帆筏重現」計畫,並獲行政院文建會「地方產業振興計畫」補助,終得以實現此一構想,讓帆筏重新站在不同年代的舞臺,重新發光發熱。
在未申請行政院文建會「地方產業振興計劃」前,已先行展開此項活動之前置作業,經紅毛港文化協會之策劃,委託紅毛港濟天宮管理委員會與濟天宮長春活動中心承製,製作小組為組長李義三,組員李文堂、李加再、李武、李進忠、李權與洪明居等七位地方耆老擔任,另外協調海汕國小,在校長劉麗美配合下,製作地點設於海汕國小校園內,並成立鄉土文化班,配合帆筏製作進行鄉土教學,讓學童了解帆筏製作之全部過程。
(二)尋覓麻竹 大費周章
當計畫漸付諸實行時,首先遇到製作竹筏用料-麻竹的取得問題,因全台近40年來已經以塑膠管代替麻竹,一般種植麻竹的農友已將麻竹轉為生產竹筍、筍干、製紙……等用途,即未成熟就被採收成為農產品,導致40年前,絞竹筏用的最小周徑1.7台尺(約51公分)的麻竹都不易覓得。一年前,到竹山,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了幾位竹商,委託竹商尋找麻竹材料(圖3-8),也只能找到最大不過1.4台尺周徑的麻竹,回程看到隨行的4位本庄超過70歲以上的長者,原本興致勃勃,要把失傳40年的絞竹筏技術重現、傳承後代,為歷史留下一頁的夢想實現,沒想到事與願違,他們的臉上難掩失望之情,身為晚輩的我們不忍老人家希望落空,於是由北往南重新尋找製筏材料。春節期間,由朋友口中得知我們所需要的麻竹可能深藏在南投縣鹿谷鄉間,大家抱著姑且一探的心態,在誤打誤撞的情況下,終於找40年前販賣麻竹給紅毛港地區製作竹筏的竹農林先生,待我們說明來意,林先生憶起舊日情景,亦興致盎然,隨後邀眾人上山勘察種植多年的麻竹園,待以皮尺丈量麻竹根部上算起第五節之周徑後,數字超過51公分,大家才鬆了一口氣,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完成了父老鄉親的託付。
帆筏製作流程繁複,必需經由刨麻竹(去青)、熨麻竹(熨 彎)、埋麻竹(去糖份防蛀)、絞麻竹(組合)、製帆桅、劈槳、作帆篙、製帆、舵板、編竹蓆……等過程,其中刨麻竹、熨麻竹二項技術最難,不但要身強力壯,更需要有相當的耐性及操刀火候的功力;因找尋麻竹時間延遲耽擱,這期間製作帆筏之訊息在紅毛港已成為大家囑目的焦點,庄內有刨、熨竹製作經驗之耆老楊天讚先生,經本庄海昌里楊木生里長推薦介紹,亦共同加入製作小組的行列。
同年三月十六日,紅毛港社區居民,以辦喜事的心情,在海汕國小舉行帆筏製作開工典禮(圖3-15),高雄市謝長廷市長親自蒞臨主持,當天上午六時三十分麻竹由南投清水村運至紅毛港海汕國小,社區居民及海汕國小師生熱烈迎接麻竹的到來,社區的父老與婦女主動幫忙搬運十一支麻竹進入會場,帆筏製作小組的耆老們將麻竹接送至定位(圖3-16),由謝市長與楊天讚先生共同為麻竹舉行開工儀式。
(三)帆筏製作過程繁複
帆筏製作流程如下:
相竹=>取竹=>刨竹=>熨竹=>埋竹挖竹=>絞竹=>組裝=>完成
配件製作:〔桅座、桅柱〕,〔帆、帆篙〕,〔槳、槳乞〕,〔舵板〕,〔竹蓆〕,〔崁桶〕,〔其他〕。
帆筏由當天起開始製作,首先,以製筏專用的刨刀將麻竹「去青」,所謂「去青」,即是將麻竹綠色的表皮予以刨除,減輕麻竹的重量以增加浮力,接著將刨下的竹皮曬乾紮成一束,在熨竹時用來做燃料烤彎麻竹。耆老們以兩人為一組,包括扛竹者與協助者各一人。協助者先扶著麻竹,使麻竹放在以表皮為燃料的火把上烤;扛竹者用鐵絲圈(束仔)套在麻竹上,再用強軔的刺竹棍穿在鐵絲圈和麻竹之間,然後在麻竹和刺竹棍之間塞夾著俗稱「擠仔」的梯型木楔,利用槓桿原理,隨著火烤慢慢將木楔向前推進,竹子逐漸成彎曲狀。這時,麻竹會被高溫的鐵絲圈烙出痕跡與束凹痕。鐵絲圈的位置是以一尺左右的間隔往後移,依麻竹的彎曲的方向與角度作左右上下或間距的調整。扛竹者憑著經驗,使每一根熨過的麻竹弧度盡量一致,以免在組合竹筏時差距太大,造成困擾。紅毛港地區麻竹彎曲的弧度較一般地方為大,離地約50~60公分左右,略比一般人膝蓋的高度為高,竹筏前端線條上揚的弧度,利於在外海中行駛。
四月五日,麻竹經熨竹程序完成以後,需要埋放在靠海的潮汐區之海沙中或在內海的海水中浸泡至少兩星期,因竹子含有糖份,必需藉由在海邊埋放或海水浸泡才能去除,以防蟲蛀。埋竹的流程是先將竹子運至海邊,依竹子的彎曲弧度挖出約50公分高的沙坑,接著,將竹子依序間隔排列整齊,覆沙於竹子四周,疊放第二層後再覆沙於上,最後,將沙坑填平,標註記號位置,以便來日挖竹時易於尋找。
四月二十五日,製作小組與當地居民來到海邊尋找記號,挖出前日掩埋之麻竹,利用海水刷洗乾淨後,抬回海汕國小陰乾,準備進入下一個製作階段。
在埋竹與挖竹之空檔期間,製作小組進行帆筏配件各項材料準備與製作,其間,組長李義三先生負責桅座(函壇)、桅柱與帆篙製作,而帆筏主要的帆與槳則使用社區中保留下來為數可觀之舊槳,至於帆,則由濟天宮長春會提供一件完整之舊帆,製作期間小組成員到小港地區選取刺竹時,李文堂先生不甚被刺竹刺傷眼睛至一眼失明,其敬業精神令其他小組成員深感不捨與敬佩。
另外,除崁桶是由紅毛港文化協會文物提供以外,其他如槳乞、舵板以及竹蓆等物品皆是由製作小組成員分別製作完成後,再組裝完成。在絞竹的部分,以前是以藤蔓來製作,但因考慮到材質的耐久性,現則改以塑膠藤來替代。
(四)下水儀式 風華再現
八十八年五月十五日上午十時,舉辦傳統帆筏下水儀式。先從海汕國小出發,沿著內海路經輪渡站而到外海路姓李外海地區,準備下水。沿途社區民眾夾道歡迎,參與下水典禮(圖3-17)之社區民眾、各界愛好文化人士以及採訪記者近兩千人觀禮,儀式尊循舊制,先準備三牲供品與紙錢放置於帆筏上,祭拜眾神與好兄弟,祈求神明保佑,擲筊後再焚燒紙錢,下水前並拋平安餅以祈求帆筏下水平安,鳴炮後,由帆筏大公(船長)、頭手、二手上船,通過海浪區,接著揚帆出海,行駛於台電出水口與二港口外防坡堤之間。當天參與活動之民眾彷彿往日情境重現,共同記憶再度喚起,十分興奮。
當年端午節,此艘帆筏獲高雄市政府邀請參加龍舟競賽之表演,帆筏製作小組由紅毛港二港口下水揚帆開往愛河,深獲民眾注目與驚豔,爾後陸續參與台南社教館主辦之「王城再現」展覽與高雄歷史博物館舉辦之「筏的故事」特展等多項展覽。此艘帆筏現放置於海汕國小,作為鄉土教學之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