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毛港堰自清朝以來,就是有名的養殖區,高雄港開闢後,養殖業沒落。民國64年蝦苗業漸蓬勃發展,73年蝦業繁殖協會成立,74年盛況時養殖場增至120處,故有「蝦仔街」之稱,國內蝦苗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由紅毛港供應,以草蝦、斑節蝦、和白蝦苗為主,此時紅毛港被譽為「蝦苗的故鄉」。
(一)人工繁殖蝦苗 開闢坦途
早期草蝦靠沿海捕撈,當深秋來臨時,漁民在水流交會處種植水草,以利蝦苗棲息;蝦苗俗稱「紅筋仔」,沿襲著傳統捕捉紅筋仔方式,數量有限。在民國五十七年前,蝦苗人工繁殖技術尚未突破瓶頸,仍處於少量生產的階段。民國五十七年,廖一久博士首次成功完成人工繁殖試驗,為蝦苗的養殖帶來突破性的發展,因此廖博士被尊稱為「草蝦之父」,當時所用的種蝦為台灣沿海所產,體型較小,直至民國六十二年人工養殖蝦苗,仍未獲大量推廣。為促銷人工繁殖蝦苗,業者無條件供應試放,終於為人工養殖蝦苗拓展出一片坦途。
民國六十四年台灣蝦苗繁殖業逐漸蓬勃發展,沿海種蝦供不應求,由於沿海種蝦受工業污染及病毒感染之影響,已經不能培育,因此,蝦母均靠進口,業者開始從國外引進種蝦,其主要來源為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尼、泰國。民國六十八年一隻草蝦母價格約十萬元台幣。民國七十年蝦母進口數量增加,導致每隻價錢慘跌至每隻四萬元,再加上貿易商與養蝦業者缺乏互動機制,各自為政的結果造成市場混亂,原拍賣制度改成機場場邊交易。直到民國七十三年,高雄市蝦業繁殖協會正式成立,吳新興先生榮任第一任理事長,養蝦業才逐漸導入軌道進入黃金期。
(二)高利潤 亦高風險
那時紅筋仔每尾售價五角,市場一片繁榮,沿海的養殖場如雨後春筍般的擴增,由原來的數十場增設為一百二十幾場。養蝦技術由種蝦自然生產逐漸精進,將蝦母單眼柄切除,蝦母被剪掉一眼後由原需五個月才產卵者,縮短成只要四天即可完成,草蝦一次下卵約一百萬粒,約36小時可以孵化完成,20天後即可出售。在漁池放養四個月就可變為成蝦,蝦母2–3天即產卵,其終生產卵,直至死亡為止。草蝦供應量在紅毛港一年約有64億元的獲利,一年繁殖成功率30%,早期每隻蝦苗為1元,現今降為0.05元,白蝦苗原為0.7元,今僅0.03元。每一蝦場所生產之蝦苗,估價約20萬元,所需水約60噸,溫度在攝氏30度左右,鹹度在千分之三十左右。
養殖工作需24小時駐守及悉心照顧,稍有疏忽,則血本無歸。蝦母產卵時,需在旁守候三天三夜,控制其溫度維持在攝氏33度,因此,蝦母繁殖是一種高利潤,但亦高風險的行業。
(三)水質污染嚴重 盛況不再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目前農產品項目只有蝦類養殖可與外國競爭。像最近進口之白蝦,因病毒及水質污染,無法養殖。草蝦自七十六年得白斑病毒(白點病)後,養殖業深受打擊;高雄沿海海域原含有豐富矽藻,為蝦苗不可或缺的食物來源,後因海水被周遭工業污水污染,此後蝦苗養殖業條件每下愈況;最後,使得部分養殖同業轉赴東南亞與大陸沿海發展,於是原有的優勢不再,「草蝦王國」的美譽逐漸走向黃昏。